雖然每個廠家的生產經營活動有所不錯,但是在庫存管理方面的原理是相通的。包括材料供給管理、生產用料管理、庫存周轉管理等等。
一、控制庫存,首先要分析庫存構成,要從賬齡結構、庫存類別、呆滯比例、庫存良率和庫存形成原因五個方面分析:
1.賬齡結構:將庫存依庫齡分為0-15天,15天-60天,60天-180天,180天以上,重點關注0-15天和180天以上庫齡的物料;
2.庫存類別:原材料、在制品和成品比例各占多少百分比,重點關注采購提前期和生產周期與庫存比例是否一致;
3.呆滯比例:呆料占多少,非呆滯料占多少,重點關注呆滯料的形成原因和處理時效;
4.庫存良率:良品占多少,不良品點多少,重點關注不良品的處理時效;
5.庫存形成原因:需求波動、訂單下降或延遲、安全庫存、提前備料、超產、設計變更各占百分比多少。
二、根據庫存構成,分五個方面來進行倉庫管理:
1.需求管理:設計到策略性采購的物料,要找到需求波動的規律,降低需求風降;其它物料嚴格按照物料需求表和物料進度控制表進行管控;
2.供應鏈上游管理:物料LEAD TIME要壓縮,供應商的交期和品質都要管控;
3.供需平衡:物料計劃一定要與生產計劃保持一致;
4.產能提升:產能要能夠匹配生產計劃的需求;
5.庫存周轉率:既要通過庫存周轉率作為指標來降低整體庫存,又要專案控制重點項目,重點物料類別、呆滯和不良等。
標簽:庫存呆料回收